几尺布,一盏灯,一个牛皮人儿,一副方言唱腔,上演人间万事,调动千军和万马,这就是皮影戏的世界。
(相关资料图)
皮影戏又称影子戏、灯影戏,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人物剪影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。艺人在白色幕布后,一边操作皮影人,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将故事细细道来。
在中国,皮影戏遍布大江南北,派系众多,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就有唐山皮影戏、冀南皮影戏、华音老腔等。
新疆皮影戏较多地保持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面貌,造型粗犷古朴、线条简练、雕绘结合,充分体现着西北地区的造型特征,故事、唱腔充分体现新疆多民族聚居的地域特色。
传承人为“中国影子”增添新疆味
影人坐卧行走、翻转踢打、提袍甩袖……白色幕布背后的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朱新贵手握木杆,手指每动一下,皮影形象也随之翻打腾跃。
朱新贵出生于梨园世家,师承其父亲朱仁义。作为新疆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,朱新贵已坚持皮影戏表演20余年。
“小时候就是在父亲的皮影戏班子里长大,常坐在载着皮影箱的驴车上,跟着父亲的戏班子走村串寨地表演,正是那时和皮影结下了深厚的缘分。”朱新贵说。
除了耳濡目染,“三顾茅庐”对于求学时期的朱新贵来说是家常便饭。打听到哪里有皮影行家,便立刻动身,三番五次拜访求艺。陕西渭南淬炼唱腔、湖北云梦操练影人。很快,朱新贵的皮影耍得越来越得心应手,成了一名地道的皮影戏艺人。
朱新贵表示,皮影艺术集编剧、导演、演员于一体,要可挑签子、可唱秦腔,可写剧本。皮影戏能够传承千年,在不同地方落地开花,离不开创新。
在朱新贵的皮影工作室里,记者看见,天花板上空、四周墙壁上都挂满了各式各样、色彩鲜艳的皮影。有一排很特别,朱新贵将它们从吊着的绳索上拿下来,定睛一看,这皮影带着维吾尔族花帽,梳着长辫,新疆姑娘的形象栩栩如生。
他告诉记者,以传统民间技艺皮影戏为载体,将现代元素、新疆本土文化特色融入其中进行创作,更受当地群众的喜爱。系列皮影里,还有蒙古包、骏马、穿着艾德莱斯绸服装的少女和留着八字胡的维吾尔大叔。
近年,朱新贵创作不少新疆题材的皮影戏,如《阿凡提的故事》《林则徐在昌吉》《情系阿什里》等剧目。皮影小人跳着黑走马,弹着冬不拉……
“00后”也有非遗“守”艺人
说到皮影传承,新疆有着一批更为鲜活的血液。在乌鲁木齐县南山脚下的永丰镇有个“皮影微团”。微团由8名“00”后成员组成,都是在校大学生,平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非遗皮影工艺展演。赵博文是其中一员,刚学时,她以为操控皮影是件简单的事,没想到仅仅是学会几根操纵杆的分合,就花掉一周时间。“为了让皮影人物活起来,每天都要重复练习,手上都磨出了茧子。”
如今,皮影微团的大学生们都成了“非遗明星”,每逢节假日,社区、商场都会邀请她们前去表演。“商演的收入我们除了用来购买服饰、皮影等,更多的是用于义演。”赵博文说。
乌鲁木齐76小的小学生们表演起皮影戏同样毫不逊色。2017年,在乌鲁木齐非遗传承人杨姗的带领下,学校成立了皮影社团。为了让更多孩子科学系统地了解、学习皮影戏,杨姗和学校几位美术老师一起编写了皮影课程教材,包括皮影道具制作、皮影表演等内容。
学生们有的擅长制作皮影人物,有的唱腔清脆。“我能独立制作出阿凡提、孙悟空的皮影,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皮影在幕布前活灵活现,这种体验真棒。”学生王懿则说。
杨姗介绍,多年来,76小学已有上千名孩子学习了皮影艺术,2021年,该校还被评为新疆传统工艺(皮影制作与表演)传承基地。在这里,每个孩子都成了皮影戏的传承人。
老技艺亟待“牵手”新潮流
虽然喜爱皮影、学习皮影的人很多,但是真正愿意传承皮影戏技艺人却很匮乏。朱新贵表示,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都已步入高龄,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。而如今,由于其制作工序繁杂奇妙,表演技能要求高,经济收入微薄,导致主动选择以演艺皮影为职业的年轻人很少。
朱新贵表示,如果非遗能变成职业,将吸引更多人投身非遗传承事业。“就皮影而言,学习耗时耗力,没有经济来源便很难全力以赴。现在,很多传承人将讲习场所设立在家中,但酒香也怕‘巷子’深,技艺困在一定的圈子里,注定无法扬名。”
好的是,近年来,皮影找到了新的窗口。年轻的90后设计师张洁璐将首饰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相结合,皮影首饰在海外时装周上大放异彩。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杨小萌设计的《皮影耳环·清香袭人皮影车挂·虎虎生威》作品,将皮影艺术与首饰、挂饰相结合设计出独具特色的车挂、耳环等。“这也为新疆皮影文创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启发。”
朱新贵建议,传承要与现代元素结合,开发具有地域特色、时代感的作品,让古老的技艺与潮流接轨,相信中国将刮起阵阵“国潮”风。(完)